消化不良还是吸收不良?
要想解决孩子的消化吸收问题,首先要知道孩子的问题出在哪里,是消化不良还是吸收不良?一个很简单的方法,你就知道孩子到底是消化出了问题,还是吸收出了问题。 吃什么排什么,是消化问题: 如果发现大便中有明显的原始食物的迹象,也就是说,孩子吃了青菜,在大便中能看到青菜叶子,吃了玉米,在大便中能发现玉米粒,说明食物根本没有经过碾碎就直接排出来,这是消化工作没有做好,是消化问题。 大便很好,量特别多,是吸收问题: 孩子的大便看着性状很好,没有发现原始食物的残渣,但每天排大便的量特别多,说明已经消化好的食物吸收不进去,就叫吸收不良。 我们会发现孩子腹泻的时候,他的大便不是一块一块的,而是很均匀的或水状的成分,但是排便量特别大。这就是典型的吸收阶段出了问题。 通常情况下,身体健康的孩子出现的往往是消化问题,而生病的孩子往往会出现吸收方面的问题,比如腹泻、肠道手术等。所以,正常情况下,我们更需要解决的,是孩子的消化问题。 要想解决孩子消化吸收中的一些问题,当然先要找出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我们还是一步步来。 解决从消化到吸收的点点难题 不同的阶段出了问题,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处理。 不会咀嚼:用行为教育孩子 如果没有很好的训练孩子的咀嚼能力,他就会凭着他强大的吞咽功能,把喂到嘴边的食物都囫囵吞枣地咽下去,是大块食物不能得到很好的消化,又原封不动的拉出来。 教孩子咀嚼,要从添加辅食开始,而且要用行动来教,为他吃饭,你的嘴里也嚼,而且尽可能夸张的嚼,让孩子模仿你的咀嚼动作。 经过训练,孩子掌握了咀嚼的动作,这样等到孩子的磨牙长出来后,她就可以顺利的用牙齿嚼了。 吞咽困难:查查大脑 正常的孩子都有强大的吞咽功能,如果孩子的吞咽功能不行,那很可能是病态了,必须到神经科检查孩子的吞咽功能。 吞咽受大脑控制,是大脑神经的一种反射,当孩子的嘴里有食物时,大脑就会传递信号,发出吞咽指令。所以,孩子出现吞咽困难,很多都跟脑子的发育有问题,比如脑瘫的孩子就可能出现吞咽的问题。早产的孩子因为大脑发育还不成熟,吞咽也不太好。另外,如果孩子受到脑损伤,或者有神经性的疾病,都会出现吞咽障碍。 胃食道反流:药物治疗 食物通过食道进入胃里后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再往上返的,如果孩子吃下去又吐出来,就说明存在胃食道反流。 胃食道反流是因为胃存在逆蠕动,这种情况需要到医院请医生帮助,通过药物治疗,把逆蠕动变成正蠕动,食物的反流就会消失。 幽门狭窄:手术治疗 如果孩子呕吐比较严重,而且吐出来的东西不是吃进去的流质的奶,而是块状的东西,这是因为奶已经跟胃酸混合,起了一定的化学变化,这就说明是胃的环节出了问题,很有可能是幽门狭窄的缘故。这种情况只能进行外科手术,手术操作比较简单,只要切开肥厚的幽门,就可以排除胃部出口的压力,呕吐就会消失。 肠道受损:抗生素+益生菌 正常的吸收过程中如果出了问题,多半是出现了炎症的反应,也就是小肠出现了感染,这时候孩子就会出现胀气。因为小肠中本来是不应该有有害细菌的,孩子吃东西的时候把坏的细菌带进去了,异常细菌在小肠中的数量太多,就会影响肠道的吸收功能,同时加快败解,而败解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气体,所以孩子会出现胀气。这就像装在塑料袋里的食物,如果这个食物开始腐烂变质,我们就会发现塑料袋膨胀起来了,因为食物在腐败的过程中会产生气体。这时候孩子往往会出现呕吐,就是因为肚子里的气太多,往上顶而造成。如果是结肠感染细菌,就会出现加速排便的现象,大便很多,胀气反而不严重。 可见,从孩子的外在表现就可以简单判断他是小肠受损还是结肠受损。但不管是小肠感染还是结肠感染,都要用有针对性的抗生素和益生菌来治疗。 便秘:益生菌+诱导排便 孩子排便困难,一个原因是败解不好,肠道菌群建立的不好,可以给孩子吃些含有益生菌的食物和益生菌药物,特别是含有活菌的食物和药物,帮助建立肠道菌群,使肠道内的物质得到充分败解。 大便干的另一个原因是大便在结肠中停留的时间太长,大便中的水分都被结肠吸收了,使大便变干所以要诱导孩子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如果孩子因为排便困难而拒绝排便,可以用开塞露来帮忙,帮助他慢慢形成排便反射。用了几天开塞露,孩子慢慢就会知道,到时间就要排便。等到已经形成良性刺激,不用开塞露孩子也会按时排便,这是就要停止使用开塞露了。使用的时候,一定注意定时,而不是想起来就用,想不起来就不用,这样是无法形成良性刺激的。 本文内容摘自《父母必读》,感谢作者提供给我们如此有用的信息,特此抄录,和妈妈们分享,如要转载请注明出处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