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1593
- 经验值
- 1568
- 在线时间
- 268小时
- 宝宝生日
- 2006-12-05
- 注册时间
- 2010-6-19
- 帖子
- 522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1568
- 精华
- 1
- UID
- 4196547
- 宝宝生日
- 2006-12-05
- 帖子
- 522
|
菌包二头的胶布或绳子折掉,直接把塑料袋放在温度、湿度和通气的地方,(阴凉的楼梯角落/楼道/卫生间)不能有阳光直接照射,将塑料袋平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尽量保持较高的湿度,以促使菇蕾生长 .- S% g7 z, @: k5 v L r
出菇管理
5 Z! K; @7 X7 g8 V8 [0 }7 K3 I A、菇蕾形成前,保持湿度70-80%,温度尽量控制在15-25度,盖上薄膜,每天早晚打开透气1小时左右,这个阶段光线要求比较暗,开始出菇后需要有漫射光,但不能有阳光直射;
M* }5 Y" I0 b, o& R B、催蕾 当菌丝长到菌包的三分之二左右,保持温度5-20度(最适宜15度左右),加大日夜温差,增加湿度到80-85%(用海绵吸水提高湿度),促使菇蕾形成;
2 n/ K4 A1 q# W( I' W5 |+ w" o C、生长阶段 看到菌包表面出现珊瑚状小菇时,将薄膜架空、海绵吸足水,保持85-90%的湿度,早晚透气;当菇蕾分化出菌盖和菌柄时,需要大量新鲜空气,增加透气次数,如湿度不足,也可少量喷些雾状水,一般5-7天左右,当菌盖展开,菇体色白即可采收。: k( I" M9 B/ N$ J
3、间歇期管理
1 k, H4 |" d2 S; i" Q 在两潮菇之间是菌丝休整积累养份的时间,第一潮菇采收之后,清理菌包表面老菇和死菇,防止腐烂,按以上方法管理,10—15天就会出现第二潮菇;在采收一、二潮菇后,菌包严重缺水,应给予补水,采用直接向袋内注水或用水浸泡,让菌包吸足水分,浸泡时可用铁丝在菌袋上扎几个孔,更容易吸水。
! I5 f" C v5 c+ v' r: c- u4 `6 a4、覆土出菇
6 a1 k) e b- h 袋栽平菇,一般长2批菇后,经过补水管理还能继续出菇,但出菇少,菇体小且不整齐。采取覆土出菇,则有利于增产。覆土的方法是:将菌包脱去塑料袋,整块放在合适的花盆内,用园土填充菌包缝隙,并盖于菌包表面0.5~1厘米厚。覆土后,浸盆法浸透菌筒,约一周左右会有菇蕾出现,按要求进行管理,即可长出漂亮的平菇盆景,这样可继续采菇4~5批。
# e: r3 H% \5 J: b3 X4、出菇期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l1 n: A4 X# p
(1)不现蕾——发生原因:①菌种不适,高温季节用低温型菌种,或低温季节用高温菌种;②缺少温差刺激;③培养料含水量偏低,料面干燥;④温度较高,空气干燥,培养料表面出现白色棉状物(气生菌丝),影响菇蕾形成;⑤菌丝老化,形成较厚的菌膜;⑥通气不良,二氧化碳浓度高,光线不足,延缓菌丝的营养生长。) b# H# K; c9 m4 X" V1 b& }
解决办法:①选用适温菌种;②通风降温拉大昼夜温差至6℃以上;喷水增湿,使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85%~90%;防止气生菌丝产生;③料面菌膜增厚时,用铁丝耙划破;④加强通风,增加散射光照,诱导菇蕾形成;⑤浸泡菌袋或向料内注水,补充水分,也可向料面喷洒冷水,以刺激出菇;⑥出菇时,在菌袋两端料面出现大量菇蕾时,再用小刀割去多余的塑料袋,露出幼菇。切勿过早打开袋口,造成料面干燥,影响菇蕾形成。 z5 v! W l* K+ Y! a
(2)幼菇枯死——原因:①持续高温,幼菇受热干枯;②培养料含水量低,空气湿度小;③二氧化碳浓度高,幼菇缺氧死亡。解决办法:①出菇期防高温,一旦温度过高,及时进行通风和降温;②增加喷水,提高空气湿度,喷雾壮水为好,切勿用水直接喷幼菇;③菇棚定期通风,补充新鲜空气,及时排除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7 F2 n3 w! V3 H9 Q! Q
(3)烂菇——原因:喷水过多,加上通风不良,菇体表面积水,引起水肿软化腐烂。解决办法:减少喷水,改善通风,一般在喷水后随即予以通风,让菇体表面积水及时散发。$ j; P. D, C6 X* i E
(4)菌柄细长菌盖不分化——原因:①光照不足,多见于地下室,人防地道内种菇;②二氧化碳浓度高,促使菌柄迅速生长,菌盖形成困难。解决办法:①增加光照,增设工人照明灯;②通风补气。% [0 ^7 h9 p# H9 u2 ?& {5 ~6 X9 X
(5)袋内结菇——原因:①袋口解开晚;②两头料面干燥,不利于菇蕾形成;③料袋装得偏松,造成培养料与料壁间有较大的间隙。解决办法:袋内结菇,多为畸形,会消耗营养,影响产量。应用隔膜将料压紧,排出空气,使营养集中,供袋两头出菇。
9 j# `1 ]; U1 J3 c @(6)畸形菇(瘤状菇、花椰菜菇、蓝色菇或蓝边菇和喇叭菇等)——原因:①温度过低,且时间又长,造成菌盖内外层细胞生长失调,出现瘤状或颗粒状突起;②菇棚通风不足,造成空气温度过高或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形成喇叭菇;③棚内生炉增温引起一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积累,刺激菇体生长变异,发生变色反应。解决办法:①冬季天冷增温时要注意通风,不宜在菇棚内直接生炉,应修建火墙或火道;②环境要通风良好,光照充足。' i e" J# D; R$ j. ["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