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4 | 浏览: 956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2011-07-17 
帖子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3-9-17 23:1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关于<<妈妈课>>这本书,一开始我就很好奇,看过很多书,书的作者要么就是妈妈,有着丰富的育儿经验,要么就是教育学毕业,有多年的研究经验的人写的。而<<妈妈课>>这本书得作者不仅没有孩子,又是男性,以一个这样的人的视角是如何看待妈妈这个特殊的职业,又是如何给做了妈妈的人建议呢?我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答案。
本书分为四个章节,从孩子、父母、孩子的压力、共享幸福几个方面论述。每个方面都有他独特的见解。确实如毕老师评论里说的,只有爱的本身是不够的,还要有完整的爱的智慧。我看完这本书后,映在我脑海里的便是:责任、尊重、沟通、理解、包容。
一、
责任
1、智光大师这样诠释了责任:
1)怀孕时父母双方的心理状态对孩子的性格形成非常重要;
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瓜还是豆,三岁之前就已经决定;
3)孩子只是与父母的缘分才会降临到这个世界,父母应该全心全意地对出生的孩子负责;
4)无私的母爱会全部传递给孩子,形成孩子的心性;
5)妈妈应该亲自抚养孩子到三岁,这个时期的母爱比任何时期都重要,会决定孩子的一生;
6)夫妻和睦,让孩子内心平和,父母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这才是最成功的教育。
2、看到这一部分时我就已经有了同感。我结婚后很快有了孩子,自己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从身体状况,身心,家庭环境等各方面都没准备好来迎接一个新生命。再三权衡下,决定放弃这个孩子。因为我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准备,感觉可以承担做母亲的责任时孩子才可以来,我真的觉得责任很重要。
我现在是全职妈妈,我和我老公一直带他,我们计划带到他3岁。
二、
尊重

智光大师这样诠释了尊重
1、爱分三种。第一种,孩子幼年时妈妈无私的爱,第二种,孩子青春期时妈妈默默守护的爱,第三种,孩子成年后妈妈冷静的爱;
2、在困难面前,妈妈要充分相信孩子,并鼓励他;
3、只有充分的尊重孩子孩子的人生,妈妈才不会只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
4、夫妻之间要互相尊重。
三、
沟通、理解、包容

智光大师这样诠释了理解的沟通和包容
1、即使你说话结巴,妈妈也会爱你;哪怕世界上所有人都觉得你不对,妈妈也会爱你的;你残疾也好,成绩差也好,惹是生非也好,妈妈会一直爱着你;
2、看到孩子的现状,首先应该反思自己,并对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
3、理解别人是一种幸福;
4、理解孩子的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回忆自己的经历,第二种是不能拿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孩子。
四、
总结

我读完这本书,很平静。以前还纠结说孩子这个不会,那个不好,但是现在能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教育孩子这件事。深呼吸,感觉到了幸福。闭上眼,一股爱的暖流充满全身。

感谢妈妈网组织的这个活动,感谢小编给我的这个学习机会。我希望所有的妈妈都幸福的尽着自己的责任
已有 1 人评分妈米 收起 理由
阿拉密斯 + 50

总评分: 妈米 + 50   查看全部评分

团长编号MW12624

学 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宝宝生日
2012-02-19 
帖子
2237 
这本书确实很不错的说
饭团团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12-05-16 
帖子
543 
婴幼育儿
为什么我觉得这本书这么垃圾呢?看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尤其是他用了很大篇幅在讲产假应该3年的时候,多不现实啊!

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2010-06-10 
帖子
11 
我觉得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宝宝越来越娇贵了,但是身体素质却越来越差了。
最根本的就是各位妈妈让宝宝从小就接触不到艰苦朴素与勤劳勇敢的精神。

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帖子
8208 
婴幼育儿
清水-苏 发表于 2013-9-17 23:19
关于这本书,一开始我就很好奇,看过很多书,书的作者要么就是妈妈,有着丰富的育儿经验,要么就是教育学毕 ...

在图的正中见发现了妈妈课,哈哈哈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妈妈课分享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