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97 | 浏览: 27648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55 
安妮老师:摸出来的外交家% M, _/ Z& ^' `) y
    有的人天生就是外交家,他们性格开朗,在人群中显得光彩夺目;他们自信不凡,各种场合能够游刃有余。有的人做不到,越是热闹的场面,他显得越局促不安,恨不得变成隐身人。/ E8 D, q- C9 G) n; W
    那种值得羡慕的社交能力是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如果是天生的,我们可以把责任推到父母身上去。或者,这种社交能力是后天培养的,更多人同意这个观点。! e/ w( G' N& ?9 [9 `1 F
    即便是后天培养的,你还是可以把责任推到父母身上去,因为,从婴儿开始,做父母的就可以有意识的帮助你做到这一点,使你具备外交家的所有条件,除非他们没有这么做。3 U0 K+ g, b; R5 l
    怎么从婴儿时**始就进行社会化交往的训练?从而使你的宝宝拥有自信开朗的性格呢?) i1 [+ X7 T" I$ J9 E$ L# o3 t7 z
    我们从出生开始说起,这个是有计划有目的进行的,可不是随便说说。9 M! B1 K) }/ B; u" |7 c
0—6个月:刺激宝宝对身体触摸的醒觉和接受性。) ?/ P. \9 k4 A/ ~' R
你需要准备一条大毛巾,奶瓶、婴儿油、爽身粉、衣服,这个过程最好由婴儿看护者,例如妈妈,亲自完成。
( u1 U1 C6 e# @& J, H: i接下来你就可以让孩子通过不同的方法去获得温暖而舒服的身体接触。例如,在温暖的房间进行婴儿抚触,婴儿的看护者都应该去学习这样的触摸,有的妈妈或者奶奶更愿意将孩子送到医院或者一些专门的亲子中心,那里有专业的婴儿抚触师,她们认为,这样可以给予宝宝更加舒适的抚触。实际上,有一些婴儿哭得非常惨,因为对未知和新环境的恐惧。给婴儿进行抚触,最好的抚触师是妈妈,或者看护人本身。在这个很“科技”的时代,你可以动用各种你能够想得到的“技术产品”:空调、浴霸、加湿器、空气净化器、暖风机―――来调节和控制室内温度。
: _8 P/ f! T6 O' I. E' g如果不是非常必要,并不需要带1岁以内的孩子去公共场所,婴儿们也并不需要通过公共场所来增加社交体验,相反,人群中的细菌交叉容易给婴儿带来影响。空气浴和阳光浴你完全可以在自己家的背风阳台或者家楼下小区中完成。
7 M; z' `9 ^: Q: E5 y/ I$ U4—9个月:突出体验与外界的互动,乐意接受成人的暗示。6 f" D, E6 K3 h1 n5 h
你要准备一个“跟屁虫”播放器,下载一些柔和好听的乐曲,这个随你自己的喜好,并不一定都需要名曲,但是最好不要是有歌词的唱曲,只需要单纯的乐曲就好。2 S, @$ T) a; C/ g# q+ U" o
你还要预先做一些功课,在自己家先生或者太太身上做一个流程性很强的“婴儿被动操”和“婴儿主动操”的实验,可千万别拿自己宝宝当“小白鼠”,免得动作的不到位或者手法错误、力度控制不好而对宝宝造成伤害。( T" U/ C3 [. C
你可以从被动操开始,一直慢慢做到主动操。在做操的同时,播放一些柔和的背景音乐。孩子慢慢的学会配合你的动作,并且产生愉悦的体验,甚至到最后完全可以领会你的暗示。
! h: @) _) d/ B2 W7 r5 l到了孩子9个月,他会越来越不愿意接受你的引领,因为他现在非常的有“主见”,除非你有新的动作挑战让他觉得有趣,否则,你抓都抓不住他,他才不理你。1 Q% M& J# B3 \; Y; s2 F4 q
这个时候,你还需要学会坐式抚触,并且与宝宝交流。
! U3 ?6 _& B9 t! a4 R* D学步儿童怎么办?尽量保持孩子对你的依恋,并提升他的自信
2 @: h# ~2 ?& `# i% s这个时候的孩子更没那么傻,让你摆布了。他们很固执的坚持自己的想法,如果你这个时候认为孩子太任性,而阻止他的话,你这个爸爸或者妈妈就太失败了,每个孩子都会经过这一步。这是你改变不了的现实,倒不如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保护和包容,最好的办法是“示范”,让他就这样看着,你是怎么做的,学不学随他。
1 j7 D9 B$ ?6 d; Z& c8 y, }! ]这个时候的孩子更加善于模仿了,即便是他现在不这样照着做,但是,你的示范和指引还是给了他很大的经验上的帮助,而你宽容的态度,微笑和简单的抚摸将更加让他对外界的探索有自信,也更加有安全感。( {; b; O$ ^' p( |4 G. r
让你对社会有安全感的时候,你就愿意去接触这个社会。
3 x$ B4 y+ A1 F3 ^7 X当你对这个社会充满自信的时候,你就会在人群中游刃有余。0 }' q/ P! P1 P
你是天生的外交家。
团长编号MW11620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09-09-17 
帖子
2715 
难得一见的好帖子,非常有启发~~~准备持续关注~~~虽然我家孩子还小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2009-03-20 
帖子
196 
小学生
顶一个的说,学习了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09-09-18 
帖子
1975 
非常有趣的帖子,学习之马克之

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55 
小学生
安妮老师:怎么教孩子说“反义词”?4 y2 {3 v7 }9 [
孩子在上小班之前还是傻傻的,很好忽悠。他们喜欢模仿大人的话,原原本本的模仿,并且记在脑子里。如果你说:“小狗是笨蛋!”他会一直认为小狗就是笨笨的,等到他明白小狗的智商和其他动物相比算是高的了,那么这个时候,他已经上小学了。
% g, m; z* V; o  W) R孩子的语言发展和心智发展是一致的。* V4 T) b8 k; x% `6 l( R  J
他们3岁之前模仿说话,3岁之后就有许多自己的“小思想”了,词汇的累积和语言的运用飞速发展和提高,你都快跟不上他的速度了,你突然发现,他说话会“变通”了,而且像个“小大人”,非常好玩。% l) `+ m& W5 W/ g
于是,我的先生就把儿子当“大人”,教他说“反义词”。5 Q$ t# Z. b2 l* B# _
“儿子,长的反义词是什么?热的反义词是什么?”我先生问。+ E! M' S9 ]4 r7 t% n8 p# k8 c
儿子一头雾水,他不知道什么是反义词,而你发现,对3岁的孩子解释什么是“反义词”,也很困难。
3 v; s: b! [  ?你应该这么问:* K: x; E5 [2 \" T
“大象的鼻子是长的,那么小兔的尾巴呢?”7 A. r/ d9 @9 N, Y2 K0 w
“棉花是软的,那么木头呢?”
0 h9 V- J- m/ Y  ?“妈妈是胖的,那么爸爸呢?”, g, K; x4 O+ k( R
“宝宝的手是小的,那么爸爸的手呢?”
% ~4 x1 L$ `2 ^7 C( L) G" v2 q/ w平常,你有很多的时间和孩子聊天,你总要找到一些话题,一些孩子能够喜欢的,稍微有挑战性的,需要动动脑筋的话题。这就好比谈恋爱,有的男生很主动又不失睿智,每次约会都让女生觉得有趣生动,愿意和他在一起,并且为某一个“聪明”的话题回味很久。
% W  A, n$ x; l即便是你和孩子在散步,你都应该抓住这些机会去提问和引导,语言的提高意味着心智的发展。
5 S  n* V. ^7 H8 A5 I, s: h; _/ i“宝宝,树是高的,那么草呢?”
0 p- d1 n, Q8 W7 s- U“走上楼是慢的,那么坐电梯上楼呢?”/ i) M2 V- Q. ^$ w0 _8 |6 Y6 F
在你不确定孩子是否能够对“反义词”作出明确反应的时候,你必须借助参照物,事实上,很多孩子在大班之前,都需要借助参照物。0 q8 p& N4 c+ T$ n$ i  n5 m
为了帮助他们能够快速的理解、联想和反应,你还可以通过让孩子倒着数数:10,9,8,7,6―――学了10以内的数,并不需要急着学习10以后的,能够倒数也很不简单,这对于逆向思维的训练也很有帮助。
/ _8 s) [5 K, g/ o和这些“小大人”说话,还是需要一些小智慧的。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415 
安妮老师亲子教育手记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09-06-18 
帖子
431 
小学生
我喜欢学数学和三角形那两篇,我们宝宝一岁半,正好可以玩这两个,写的真好,加油继续哈

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55 
本帖最后由 anywhere770 于 2010-12-31 11:50 编辑 " O/ s% J+ S6 Y6 Q3 z6 {( o3 Y5 a
& ~( v/ c# {' E# q& R  t( l& Y
安妮老师:让孩子走独木桥1 Y: S9 Q8 X# Z& o1 K  k3 X, G6 a0 k

图片2.jpg


2 Q7 t3 H* d- z2 m1 Y& o8 L* u. O人可能生来就有冒险精神,喜欢挑战充满刺激的事物。这在孩子1岁以后就越发明显,你越是不让他做的事情,他越是要去做,他不怕危险,不怕失败。
4 ?2 \( ]4 d% d" F6 G7 N会站的时候,他极度想走。
3 N' q3 }6 T1 v! y" @8 Z' _' O) z会走的时候,他极度想跑。
7 u) _  L. A, m( ^* e) F会跑的时候。他极度想跳,想从高一点地方往下跳。
9 K! _; i! v# q, r% _阻止是没有用的,既然没有用,只好帮助他。这就像他爱上了一个人,热恋中你阻止他分手是不现实的,你只好祝福他过得幸福一些。
; l) \) z$ s( J3 z" T/ \孩子要走独木桥,你就让他走。
- X; e' z/ I, _+ F  {+ l% W创设条件让他走。& p2 u8 r# G+ ~# M$ \
走独木桥是勇敢人的游戏,要有很好的平衡能力和专注力。( V" K* J- {% c) i/ s, m/ I9 {4 k
◆环境创设:, u' {. ?4 V7 I9 J2 H) f
1、你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环境(台阶、花坛边缘等等),鼓励孩子大胆“过桥”。9 d9 X; J" O9 J# s: w/ A8 r0 d
2、提供适当的辅助材料(小水桶、小伞、沙袋等),让孩子持物“过桥”,这样可以增加游戏的难度。
# X7 L3 s, ^+ E1 m7 D3、平衡木(这恐怕只有在幼儿园才能办得到了,所以,在放学的时候,你可以让孩子在幼儿园多玩一会儿,幼儿园户外场地通常都会摆放各种帮助孩子发展大运动能力的大型器械,平衡木、滑梯、钻爬玩具、秋千等等)
5 Q. c6 I7 z+ ]/ H8 L◆怎么观察孩子$ ?! s2 W. j/ }1 `
观察孩子的反应十分重要,这将给你提供下一步如何指导他的信息。0 l" Z/ ^+ b9 B% w
1、看看孩子是否能够勇敢的走上小桥,是独立上桥,还是需要大人的帮助。
/ `4 l# B8 D+ s2、观察孩子走在不同高度/宽度的桥上的反应(情绪变化、动作变化、速度变化)
' t. g/ ~6 F% M  [9 t3、观察孩子是怎样走过小桥的(轻松?掉下来以后继续走?在大人搀扶下走?掉下来以后不愿意走?)
) a; d2 \- b3 I$ p! u* _4、观察孩子,当孩子出现逆向行走的情况时有哪些解决的方法(是退回来?单脚着地避让走?侧身走及求助?)
" S" f( f) ]/ O& N) A) L4 t* R对于大一些的孩子,例如5岁,他已经不需要帮助了,需要的是增加游戏的难度,使得走独木桥更具有挑战性,只要有能够路过花坛的地方,你都应该让孩子尝试一下。* `8 u) ?* M  I* S  A6 p+ b3 _
有的家长不愿意这么做,觉得孩子简直是调皮!好好的路不走,非要走到花坛边上,不但危险而且浪费时间。事实上,我们每天都处在“危险”的环境中,关键不是怕危险,而是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和减少伤害,而走独木桥算不上危险的事情。至于浪费时间呢,嘿嘿,凡是浪费时间的事情,都是有趣的事情,例如成人的在线游戏,QQ农场的偷菜―――没有一件事情是不浪费时间的―――而孩子走独木桥,也算不上浪费时间,反而是一件非常好的大运动能力训练呢。
. h; T7 _/ q7 `7 T7 e8 x' {! P让孩子去走他的独木桥吧!别拦着!

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55 
小学生
安妮老师:儿子人生的第一个舞伴
! C4 ^  d" h0 P$ n- m相比那些劲爆的摇滚和欢快的节奏乐,小婴儿们更加喜欢舒缓的,单调的,重复的节奏和旋律。有很多人懂得给婴儿们播放一些莫扎特的曲子,有些小夜曲之类的曲调确实和婴儿脑波的频率很接近,能够更好的引起婴儿们的共鸣,使他们更加集中注意力。
  p, W% c# R, v9 N4 t3 v0 v大人们大多不爱听,大人的脑子和婴儿有着明显的区别。婴儿们出生时的脑重只有成人的1∕20,他们慢慢的成长,脑的发育速度却相当的惊人,到孩子们6岁的时候,他们的脑重量已经接近成人了。当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开始十分重视6岁之前的早期教育,而6岁之前的早期教育中,关键期在0-3岁。
' d6 y0 a% N7 v倾听音乐,感受空间方位的变化,感受旋律和时间的流动,包括重量和速度的变化,都能够让婴儿们体验到节奏游戏的快乐。+ B' F0 N( s2 T2 e2 x# E. J
踮脚、下沉、踩一踩,
* l( A, ], R+ W, q; v2 h(先将双脚踮起,后将其中一脚沉下去,换脚踩踏一次)0 w* _& N$ h( B1 G
1哒哒,2哒哒,(重复3/4拍的脚步移动)
. }+ Z) ]" l3 C$ p摇啊摇,摇啊摇,(重复3/4拍的脚步移动)
$ c/ ^7 H, x/ f" k5 h9 o4 I转个圈圈停下来。(转一圈后停下)& Z% i6 N4 V' M' {- {1 {/ y4 ?' g
这个舞步和平常我们常见的三步交谊舞是有明显区别的,三步交谊舞时,第一步是向前迈出,并且是踮脚迈出。而我们抱着婴儿跳舞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婴儿们更好的去体验强-弱-弱的节拍变化,对第一拍“重拍”的记忆更加深刻,我们的第一拍迈出时,是下沉的,和三步交谊舞恰好相反。
2 m# P* S5 T) j5 ?$ S) o这个确实有一点难,妈妈们要经过反复的训练。也有一些聪明的妈妈,干脆在第一拍的时候下蹲,二、三拍的时候站起,也是不错的方法。! z$ |, i8 j  R! \' Q" M& v
蹲、摇、摇,(抱着宝宝半蹲,站起左右摇晃身体各一次)" J* L' S: t0 \% s2 d
蹲、摇、摇,(重复动作)
# p8 w( Y: T7 H& u, {宝宝和妈妈,! k, u3 j8 x7 f) ]0 ]
摇 ,啊,摇。
0 S) L' H3 B5 H$ S# R' y/ F+ U一直重复这样的念谣就可以了,婴儿们喜欢简单重复,简单重复。这让他们熟悉节奏和旋律,慢慢的,就会对你下一个动作产生心理准备。
+ [+ _) N# K# k$ X" f. h可是光这样摇晃并不能够让婴儿们感到足够的安全感,于是,在活动中,我加强了与儿子齐齐进行肢体上沟通,第一拍稍微用力抱紧一些,二、三拍的时候松开一些力气,并且配合声调的变化,让他更加容易感受强拍和弱拍的交替刺激,感受到空气的流动和我们之间的融合。6 q2 G# J% x, H* i( @2 q2 _' U/ A) g
你完全可以和我一样干巴巴的念诵这样简单的歌谣,并且摇动身体,婴儿们不但不介意,还高兴的很。. \- X- W: b6 s9 U1 y, q, R
除此之外,也可以播放一些有趣的声响,例如森林中的声音,流水、鸟叫、风吹树叶―――有一些名曲中都能找到这样的声音,例如《森林狂想曲》、《飞鼠溪》等等,它们曲调柔和,适合婴儿。当婴儿在倾听曲子的时候,别忘了用你的手指或手掌,随着音乐,在婴儿们身上抚摸和弹奏,帮助婴儿们通过触觉刺激体验音乐,加深和你之前的感情,促进他们社会化的发展。

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8 
相当棒!一口气看完!支持!继续关注~~~~~~~
【育儿手册】发烧不可怕,千万别乱来阵脚!及时物理降温观察宝宝状态,新手妈妈必看!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10-02-11 
帖子
903 
收藏收藏,看看看看。。。。。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2010-04-30 
帖子
592 
写的真好,学习了

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55 
安妮老师:关于这个小男人
8 a- z4 T7 k9 q儿子齐齐刚出生的时候,模样特别丑,五官根本没有长开,看不出是像爸爸多一些,还是像妈妈多一些。人们说,儿子是母亲上辈子的情人,这句话我是相信的。你可能这一生都没有这样的时间,和一个男生没日没夜的呆在一起,至少6个月。
  b2 j+ U# [+ m也只有这6个月,是你可以完全控制一个人的6个月,你让他干嘛,他就干嘛,他完全是跟你混的,你是老大。
6 g+ Y( j# t1 w$ B4 q0 {% `) f可是,这种玉皇大帝的日子在婴儿们会坐会爬的时候就慢慢消失了,当他们有了自己的小思想,有了对周围环境更强的探知欲望的时候,他不断建构着自己,完善着自己,这个“小人”会比你更想主宰他自己的世界。$ s! f/ V" {& E6 J3 d
因为一整天的时间,你都和这个小男生腻在一起,总得找点事情做。一直吃吃睡睡的,很虚度大好的光阴。
4 J' N# I1 O: @你试图让他认识你,回应你,爱你。
7 {5 A% q1 x+ G! h每一个妈妈可能都和我一样,床头放着育儿的百科全书,没事儿的时候就翻翻,恶补一下当妈妈必备的1000个能力。
4 f2 Z  k4 w' Y* y6 q- X4 x; W有一个最重要的能力是,陪玩。1 A, W* \1 T0 A
“陪玩”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工作,比上班累多了,很需要妈妈的综合素质,你要会唱、会跳,会说,肚子里要装满一千零一夜。 , z1 h) u, {& g
触摸游戏“碰一碰”
# K9 K8 K2 }( f. ~& h$ t2—4个月的婴儿还不能够和你像样的对话,你只能去摸他,让他感受到你的爱和关怀。+ u* A1 N5 o( k, y
“触觉游戏”可能是最适合婴儿们的活动了。因为神经就在他们的皮下,这使得婴儿们通过“触觉”来进行学习,显得得心应手。触觉游戏也是“感官游戏”中的一种,婴儿们通过各种感官进行学习,例如听觉(占婴儿学习通道的34%)、视觉(占婴儿学习通道的29%)、触觉(占婴儿学习通道的37%)。
( Y, t  L8 \, m* A+ A( ]" V/ W我们看得出来,“触觉”是最重要的学习通道,因为神经就在我们的皮下,遍及全身,也是最肤浅的,最易感受的。皮亚杰曾说:“儿童的认知更主要的是通过他的动作”,而“动作”的引发,则来自于“触摸反应”。0 T9 B6 A" R, K. s- T6 c
小齐齐现在的活动范围非常小,认识的人也很屈指可数。当他安静的躺在床上的时候,我近一些贴近他的脸,这样他能够看到我(20-30厘米左右),我朝他的脸上轻轻吹气,吸引他的注意。
( @0 ~) n" w9 c9 t3 X魔棒划过天空,许多星星闪耀。(双手在宝宝脸上抚摸)  I, b- J  C: X$ E1 b
魔棒划过你的手,亲亲!(打开宝宝右手拇指,触碰亲吻)
" v+ J6 t# U/ ]7 K% b3 D" L# y. s依次类推十个手指头
3 X% O- P6 j8 T5 h9 ~% ?8 a, C; m星星落在你手上,亲亲!(亲吻宝宝右手手掌)
8 d4 E; H0 @$ a0 v5 D$ V$ u6 F: p% b星星落在你手上,亲亲(亲吻宝宝左手手掌)9 C4 `9 s/ |; y9 h* b; E& ~
在做每一遍这样亲吻的动作时,我可以明显的感受到齐齐细微的身体变化和面部表情变化,他喜欢这样的活动,“亲吻”让他感到舒适,而手掌的舒展,也显得十分有趣,让总是握拳的齐齐能够被动的撑开手指,感受那种张力。
1 _2 Z( }0 n+ u: D5 \, l0 `* _齐齐对身体的触碰非常敏感,于是我使用不同的物品来刺激他的“皮肤觉”。
( Z" r2 c* {6 F' ]用羽毛、用纱巾、用毛线衣、用棉花、用纸巾―――
- |5 X( V9 f1 h$ V( [9 y这还不够,皮肤还能感受温度的变化。2 u& v- v; u1 D; w2 w
用手、用小积木块、用不锈钢调羹、用陶瓷的马克杯―――
* g% M6 o, Y4 k4 k他很配合,为了奖励他,我将小齐齐抱起来,让他更多的去感受怀抱的温暖,让他知道,妈妈超爱他的,妈妈是他第一个舞伴。

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55 
本帖最后由 anywhere770 于 2011-3-10 10:49 编辑 0 q$ z; H- `; e& O
8 D2 f1 E' K5 R+ K+ H: D
本文发布于《为了孩子》二月刊
4 K+ X4 N+ Q. r

安妮老师:用扑克、纽扣、筷子开启数学大门

/ R% f) o6 K+ O4 z1 c" l- F

6 l# n0 B$ x+ w8 z# Z5 W听了我会忘记,看了我会记得,做了才能理解。
) F8 q3 M: s, [1 G! T——教育家玛丽•蒙特梭利# s! ^$ N- y) {7 c
数学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死记硬背是靠不住的,一边动手一边学习,才能真正理解。首先我们需要一副扑克牌,取每种花色中的1—10,需要每一张扑克上都有相对应的数字和图案,如红桃7的扑克上一定有7个红桃,而方块9的扑克上一定画着9个方块。纽扣,55颗,第一次学习,用单色的比较好;筷子,同样也是55支。1 g9 d" N# t- ~
小提示:玩之前要告诉孩子,在扑克里A代表1。6 q% _, p! m4 Q9 ~
& C2 K% o. Y, O$ Y
第一招,“数量对应”。7 q. j& O+ v2 J. E# n' ]0 b
每一个宝宝都有名字,每一个数量也有自己的名字,这就是数字。通过实物让孩子感受和理解“数与量的对应关系”是学习数学的第一步。# f. @5 |( n0 L/ m7 d3 S0 D
首先用纽扣,依次摆1个、2个、3个到10个纽扣,让孩子先感知这些数量。
& u- }: m. @5 c7 g" }3 i( _4 e% ?再用扑克来学习数字。以数字“5”为例,首先我们把扑克“5”的四种花色都拿出来,和孩子一起点数扑克上面的5个图案:“1、2、3、4、5”,然后指向左上角的“5”说:“这是5”,四种花色,都数一遍。然后把扑克1~10发给孩子,请孩子把扑克放到对应的纽扣下面。; x" z5 k. v  |& P0 C& O/ F4 k' d! H- Z
接下来,我们从一把筷子里数5支筷子出来,将5支筷子用橡皮筋缠绕在一起,代表一个整体,放在扑克“5”的下面(如图)。这个动作必不可少,因为它能让孩子理解数字“5”代表的是一个数量的整体。以此类推学习数字1~10。妈妈在引导孩子学数字时,要有意识地按数字的顺序来学。' ]0 f+ y9 Q1 n4 X, p6 X
最后让孩子自己动手用纽扣摆1个、2个、3个到10个纽扣,孩子摆的时候可以把相应的扑克放在一旁,让孩子自己去观察。" w3 N) D0 @3 o5 Z( Y
孩子会喜欢这样富有操作性的游戏,学习数学需要具体可感的实物操作,同时还要有图形作为辅助去理解和记忆各种数学符号。
( `, W0 Z( s6 i) ^- E' g! D
3 k( S% M; M0 j5 m6 F$ T5 L: o第二招,“数序摆排”。  v( @/ y( B) s
数字是有一定的顺序。可是数字为什么会有一定的顺序呢,我们不可能去跟孩子讲道理,而且就算讲,也不一定能讲清楚,但可以借助物品来感知。
& L; h# k/ B" m* d' d* ~7 b. `第一步:利用之前绑好的代表1~10的10组筷子,把筷子“2”解开,分成1(根筷子)和1(根筷子),再把3分成2(根筷子)和1(根筷子)……把10分成9(根筷子)和1(根筷子)。分好之后放回在相对应的扑克下面。妈妈一边分解一边念出声来,把筷子还原后,请孩子分一遍。这个操作的过程,能让孩子感受到数与数之间的联系,这对于记忆数字的顺序很重要。
/ b  @; U1 j$ ^. B2 J  s+ S第二步:妈妈把同一种花色的1~10顺序打乱,然后请孩子吹一声哨子,下口令“扑克家族开始排队了”。妈妈一边排,一边念:“1,2,3……”妈妈排好后请孩子摆余下三种花色的数字,三遍之后,孩子已经记住了这个顺序。然后你可以来考验一下孩子记住没,让孩子吹哨,你故意将数字摆错顺序:“1,2,4,5……”观察孩子能否指出你的错误,如果孩子不能,就装作自己恍然大悟的样子把独角戏唱下去:“噢!让我检查一遍,我摆错了。”这样不但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心,而且能够让他们对妈妈错的那一部分印象更加深刻。
# o3 f# R& `$ `0 U# x' m: _( R' y1 Y0 M! f7 A, e4 j" z
第三招,“奇数偶数”。
0 {: w2 e! C: T' `游戏一:开汽车
5 h( o. E- l! p0 e2 `我们把1~10的扑克摆在第一排,将对应的纽扣数量摆在第二排,让孩子先摆,孩子可能把纽扣摆成一竖条,你帮他摆成两排。纽扣的摆放是有讲究的(如图),这直接影响你教授“奇偶数”的成败。告诉孩子这是纽扣做成的路,看小汽车能不能开过去。
; \6 N' p1 v  t9 B' b$ S$ J9 I汽车开得过去的是偶数:2,4,6,8,10。
1 c4 ^* Q  Z% g. O汽车开不过去是奇数:1,3,5,7,9。: b% y, U2 J  V( j1 s& X
然后让孩子自己动手,模仿妈妈摆两排的方式去摆1~10的纽扣,让他自己去发现,无论怎么摆,有些数量的纽扣都是成对的,而有些数量的纽扣,总是有一个找不到朋友。通过动手操作,孩子一定感受到了奇数和偶数的不同。% V# R' V1 Z3 s) O- R3 \4 U/ k/ {
游戏二:“钓鱼”高手
& c" B& a7 L" w6 f  C+ A钓鱼游戏,大家都比较熟悉,不过现在要增加一个环节,“妈妈和孩子轮流翻牌,如果是偶数的放左边,是奇数的放右边”,如果你翻到与桌面上的数字相同的牌,它们之间所有的扑克都归你。
. T* p: O1 @9 x7 K6 q在翻扑克时,孩子要快速判断应该把手中的牌放在哪一边,并且注意观察桌面上是否有和自己手中一样的数字。例如,当孩子翻开梅花7时,他观察到奇数扑克那一列里正好有一个红桃7,那么,他不仅知道自己赢了,还知道手中的梅花7站在哪一排,并对这一排所有的数字都有了印象。反复多次后,对奇偶数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
8 l$ V& P: k7 z: A2 C! d  Q1 \/ ~! K( e6 N1 [
第四招,“谁大谁小”。
; i' x/ t+ N& i要知道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首先要学习“多1和少1”的概念。
1 x8 s/ w, N/ e第一步:妈妈和孩子一起把同种花色的扑克按顺序摆好,然后引导孩子数相邻两张扑克上的图案,比如红桃3比红桃2多一个红桃,红桃2比红桃3少一个红桃,通过数数发现原来3和4、4和5、5和6、6和7等都是这样。" J0 Y4 e8 L  q' e: w8 F
第二步:实战练习。妈妈把1~10按“1、3、5、7、9”和“2、4、6、8、10”(顺序不要乱)分成两摞,然后妈妈和孩子分别从两摞里各拿一张,假设扑克上的每一个图案都代表一个“士兵”,互相用笔逐一干掉对方的“士兵”。例如红桃3遇到红桃4,最后红桃4还剩下一个“士兵”,“4比3多1”,红桃4就打赢了。3 B0 b+ `% J1 [' @) L  N
“多1和少1”是孩子学习数字的关键一步,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步领悟“1”的威力。这对于将来学习十进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P7 p) w% n- \8 M- n( w6 m
第四步,才开始玩“谁大谁小”的游戏。把牌打散后,妈妈和孩子各取10张牌,然后各出一张比大小,比大小的过程就是用笔干掉彼此的“士兵”。孩子先干掉妈妈的一个“士兵”,然后妈妈再干掉他的一个“士兵”,最后看谁还剩下“士兵”,就能知道哪一张牌“士兵”多,多多少,相对应的数字则“大”。只需要玩几次后,孩子就会抛弃“兵器”,很自如地知道如何比较数字的大小。大的那个就可以把小的那张吃掉了,最后看谁吃得多。# \+ ?. u2 b2 v, J
你看,扑克里面都是有趣的数字,要想发明一个游戏还真需要一些数学头脑,而准备一副扑克牌,就可以从小班玩到大班了。/ F" d5 J6 e2 u+ }- q
5 D7 R) d  r! |1 B5 N- t8 n

7 w8 r& d; }* l! t. k  O关于扑克,你不知道的数字知识:1 l3 y% f/ z  G4 {" h- z
扣除大小王,数一数一套扑克还有多少张?52张。因为一年之中有52个星期。0 ]- U) c4 D2 b. E# u
我们用扑克玩一个分类游戏,梅花为一组,红桃为一组,方块为一组,黑桃为一组,而扑克又为什么分4种花色呢?因为一年有4个季节啊!8 g$ Z( k" K  h0 L, h
再数一数,每一种花色都有13张牌呢,因为每一个季节都有13个星期。如果把大、小王各按半点算,54张牌的点数相加,则正好是365点,如果各按一点算,正好是366点。

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55 
安妮老师:到户外 玩数学
5 z$ K; g' s! p! y) R 2 l) N5 Z0 k# ]* b' L- \- o
唤起孩子学习兴趣的最好办法是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 G! v. a- b7 T8 i6 H6 F, {
——卡尔•威特(德国)
" K$ Y/ H* d  ]2 E/ x9 J有一段时间,很风靡用透明珠子串起的珠帘,你在珠子上洒一些阳光,熠熠生辉让人着迷,而孩子们则更加喜欢恶作剧般用手拨过整片珠帘,发出清脆的声音,他们知道,这是“许多珠子”的声音。
4 \& q1 a" \7 l( H8 F2 N如果你也恰好想串一扇珠帘,那么,太好了,这一把串珠能带领孩子玩出许多数学游戏,让他们在“数和量结合”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  C2 k: ]; h$ _
以下游戏适合于到10为止基本的数量关系都已经理解的小朋友,方能理解“十进制”的提示。% U8 Y/ F% e+ M0 W% l8 p
游戏一:单珠和串珠链
3 G& ]9 S7 u2 b+ p4 u, a$ n准备:串珠、纸质的分珠片、鱼线
- m/ |/ s( Z! Q2 j如果你将一篮珠子放在3岁的孩子面前,让他点数,他完全可以从1开始数到10,20,或者更多。可是,我们今天并不这样做,而是要求孩子将每10粒串珠穿成一条串珠链,而且要将这10粒珠子靠紧。穿好以后,我们称呼它为“一串珠”,而不是“十粒珠”了,很明显,这个时候,“单位”变了。
4 d- V  D" _, ]4 G6 E" t/ f/ ?. f“单位”的变化会让孩子有一些不适应,这就好比一元里面有十个一角,十元里面有十个一元一样,他的脑子需要费劲儿的转一个弯。这个“单位”的概念铺设无疑对孩子将来学习货币的换算起到垫脚石的作用。8 E* x6 D1 x8 ~
当孩子每穿完一串珠,你就必须强调一遍:“这是十,十里面有十个一”。- |$ m% _0 S$ J
在视觉上,穿好的一串珠和散落在篮子里的十个珠子相比较,散开的十个珠子看起来似乎要更多一些,从“1”到“十”,这里确实出现了量的变化。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数学就像是真理,需要反复验证。. `' V$ W& |7 p! g& {1 Z% [
这个时候,你需要用做好的“分珠片”将一串珠一个一个切开,一边切一边数:“1,2,3―――”,用它和10个散开的珠做比较。这可以让孩子知道,点的密集就是线,一串珠和10个珠子是一样多的。
6 T8 |0 Q& _, N" C% ]9 X而这个“自我检验”的步骤也培养了孩子对待数学严谨认真的态度。' ]7 p+ x5 r8 E% v( b
小提示:分珠片的做法和用处0 Q3 u% j% e6 N: @
将硬纸片剪成孩子手掌大小的长方形或者月牙形,即“分珠片”,作用是帮助孩子点数串珠上的珠子数量。2 R+ _1 F8 P- @
游戏二:蚂蚁喜欢小豆豆- |& l! }9 L* N9 |0 f$ w) q3 t# Y! {
一只蚂蚁在洞口,看见一粒豆,
8 N% F: ], {5 R9 Q, y9 R, m( Z怎么搬也搬不动,气得直摇头!1 v, W! P, [9 s
孩子天生喜欢和小动物打交道,在明媚的阳春三月,很应该带孩子去户外走走,出门之前,别忘了带上“食物袋”,里面穿着我们要送给小蚂蚁的豆豆(串珠和单珠),还有对应的数字插旗(1和10),因为有的蚂蚁洞住的蚂蚁多,有的蚂蚁洞住的蚂蚁少。
# ^6 Q5 }) a3 p1 |! ]4 V% ]0 C先将孩子的眼睛用丝巾蒙上,妈妈将数字插旗插在草地上不同的方位,也许在树下,也许在灌木丛边,也许在一株小花旁―――让孩子去寻找,当找到数字“1”的插旗时,应该从“食物袋”里取出1个单珠,放在旁边;当找到数字“10”的插旗时,则向蚂蚁先生们派发“一串豆”。  ?+ [( p: {( x- V+ K
小提示:% V% @' B% v6 b: T7 r* B5 K
1、可以将黄豆泡上2-3小时,再用针线将每10个黄豆穿成一条线(替代串珠),出发之前让孩子检查一下黄豆的数量。
5 V( a2 z$ r3 l7 ~9 R% u0 A* c2、数字插旗只需要“1”和“10”的数字,不需要其他数字,因为游戏的目的是加深孩子对“单位”变化的理解。
3 N( Y. p* T$ w( l9 g游戏三:藏宝图! L+ S2 b% u; y
准备:藏宝图、巧克力、剪好的45朵小花纸片
' e5 ?+ J/ r; F9 L. h懒洋洋的躺在草地上晒太阳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可孩子们不这么想。周末的公园是孩子撒野的世界,他们要奔跑要跳跃,你不能像牵小狗出门那样带根绳,你最好带上足够的“道具”供他们消遣。. J. z' L/ o. B' C
人生充满无数的可能,也许这个公园和这块草地已经去了无数遍,但是今天不同,今天妈妈得到了一张“藏宝图”。
5 \; o) w) r1 {- z) s+ G3 d“藏宝图”要事先画好,懒妈妈可以直接找一张汽车、长椅或者路灯的图片(你要确定在公园里能够找到这些),剪成5块,要得到“宝物”就必须凑齐5个10。例如你围绕着一棵树贴上9朵小花,都是孩子触手可及的,那么,最后1朵一定要贴在他够不着的地方,当他一朵一朵撕下来的时候,数到“9”,会大声叫你帮忙:“妈妈,10在上面!”这是一朵与众不同的花,是孩子找到的第一个“10”,是你从“藏宝图”上剪下的一块图案。/ F0 Y9 b$ S% r9 q
孩子在寻找每一个“10”的时候,都会对1-9的数进行一遍点数,发现总是少了1个“1”,每当“9”添上1个“1”的时候,就能变成1个“10”。这是孩子最初的“十进制”的模糊概念,他发现了“1的威力”。- r$ A7 A$ k& {8 ~: t) l
等孩子找到5个“10”的时候,这些零散的5张图片凑在一起,就是他千辛万苦寻找的“藏宝图”,根据“藏宝图”的提示,很显然宝物就藏在妈妈坐着的椅子下面(事先在椅子下面放一个装有巧克力的小盒子),要吃到这样一块巧克力还真不容易。$ m7 ]( J% V* I
小提示:1 X* {6 s: o4 F6 j, z! m5 M: w
1、和小班的孩子玩这个游戏时,并不需要在剪好的“花朵”上写上数字“1-9”,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能够“准确点数”就是一项了不起的本领。
+ }' E7 Z# O6 x! Z+ B2、和中班以上的孩子玩这个游戏时,可以在“花朵”上写上数字,但是不要写“10”,因为,我们要强调“多1”,每当“9”添上“1”就会变成“10”。这是一个从一位数到两位数的变化,是最初的十进制概念。( U+ q- \2 F, O  O7 L* t
游戏四:迎春花开$ h. s4 ~1 Y( b! _' ^" @
春天天气真好,花儿都开了;+ F4 ^( @$ K" ?6 S! l# r1 j
杨柳树枝对着我们弯弯腰。' }3 I9 D# @2 w. ~! D  r
蝴蝶蝴蝶飞来了,蜜蜂嗡嗡叫;
5 g1 U+ _' ^" b; w, X1 A小白兔儿一跳一跳又一跳。$ V% e' Y9 [4 ~! q! p1 L8 E
春天里的数学游戏刚刚才开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进一步去理解“1的威力”、“9的危机”,我们必须让他们了解到“当9添上1”和“10”,这两者之间是相等的一个概念。
$ w/ u9 e2 s3 U( q" O于是我们制作“迎春花”枝条,和柳枝差不多,只需要在迎春花枝条上,像串珠一样画上10多朵花。这样的“迎春花枝条”,你需要做10条。这个工作量看起来相当大,但是你知道,也许你中午下班午休时就能完成这件事情,勤劳的妈妈总有聪明的孩子。
( p; u, i: {5 k( Q5 G  Z5 S% F- e再剪上单独的10朵迎春花,在某一个晚饭后的时光,就能让你家开满迎春花了。
: v, J0 x8 Z+ g$ X* \- s我们和孩子一起点数1-9多单个的“迎春花”,请注意:每当点到9以后,我们添上1就是10,这个时候,拿出你做好的一整条“迎春花枝条”,很显然,它们是“一样长”的,也就十分直观的让孩子知道,“9添上1”和“10”是一样多的。
# c" P  L) [2 q9 i; ]) D5 e3 K这是第一个“10”,以此类推接着点数,也就是“反复游戏”的意思,第二个“10”,你就拿出第二条“迎春花枝条”,一直到第10个“迎春花枝条”,我们将它排列成一个正方形,孩子会发现每一条边都是10朵花,迎春花士兵站成的方队就是一个“百”。
8 N: f2 x, e- _" D7 S" g7 I& C7 h从游戏一到游戏四,是递进式的概念,能够帮助孩子理解从1到10,19变成20,99变成100,原来是这么来的。
( P' i4 _- M. r2 a9 k* _9 `2 u0 m, _小提示:花瓣的间隔必须大小一致。; U! i, {+ M4 c
每一位爸爸和妈妈都应该对孩子成长的环境用心经营,并对他们的学习进阶精心设计,要让孩子们边玩边动脑筋。无论是来自家庭的亲子游戏,还是来自大自然的暗示游戏,孩子们都将会在这些游戏性的、反思性的游戏活动中,表现出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学会进行“数学思考”,重新创设自己世界里的数学知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安妮老师亲子教育手记(秘诀:12月20日随便哼哼也成专家)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